为了规范学院专业技术职务(教师系列)教学工作管理,是教学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、系统化、科学化,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,实现内涵建设上新台阶,特制定教学考核方案,请各部门严格遵照执行。
一、考核机构
(一)教学考核委员会
主任:杨光昊
(二)教学考核委员会下设考核办公室
主任:教务处长 副主任:教务处副处长
成员:各系主任、副主任、书记
二、考核对象
(一)学院所有专业技术职务(教师系列)人员;
(二)聘任教师执行办法同上;
(三)代课教师参照执行。
三、考核办法
(一)由系部具体组织实施对教师进行考核;
(二)考核频度为月考核,学期结束综合评定总分;
(三)教务处随机抽查记录,每四周一次教学通报;
四、考核结果应用
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(教师系列)人员定岗定级、绩效、续聘和职务晋升等依据。
五、其他
(一)考核指标根据具体实施情况,一般每学期或每学年调整一次;
(二)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并收集意见,如有重大争议由教学考核委员会研究处理。
教学考核方案
一、考核对象
所有专业技术职务(教师系列)人员(含聘用),代课教师参照执行。
二、考核项目
(一)教学常规考核:针对上课出勤、教学资料、作业量、教学活动等项目的常规检查和考核。
(二)教学业务考核:各系部根据教学业务考核细则,对各系部所属任课教师进行考核。
(三)学生满意度测评: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测评。
三、考核结果应用
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(教师系列)人员定岗定级、绩效、续聘和职务晋升等依据。
四、考核方式和分值比例
(一)每月由教务处和各系部依据指标实施教学常规考核,学期取月平均分,占教师学期综合测评分的30%。
(二)每月由系部进行教师教学业务考核记录,取学期累计分,占教师学期综合测评分的30%。
(三)期中(一般在第九周)和期末(一般在第十六周)由教务处实施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,分别占学生满意度测评分40%和60%,占教师学期综合测评分的40%。
(四)其它临时规定的考核项目,将直接记入学期综合测评分。
(五)专、兼职、代课教师均纳入对应的系部进行考核。三项考核分值都以百分制计算。
五、考核细则
(一)教学常规考核细则
教学常规考核以系部为单位实施,专职教师(含聘用)、行政兼课教师以所任课程为依据划入系部接受考核,实行加减分制,每位任课教师在达到学院规定的教学基本工作量的前提下(代课教师不考虑基本工作量),给予每位任课教师基本分为30分。
1、基本工作量
(1)基本工作量不满学院规定的16学时/周,每少一节扣1.0分。
(2)基本工作量超过学院规定的16学时/周,每超一节加0.5分,最高加分不超过3分。
(3)基本工作量在10学时/周以上(含10学时/周),承担班主任工作视为达到学院规定的教学基本工作量,由此超过工作量部分不加分。
(4)大型实习基本工作量计算:大型实习总课时/学期实际教学周数取整。
2、教学秩序检查
(1)调课
①非因公原因调课者,每节扣0.5分,且需提前二天办理调课手续并自行协调调课教师(调课仅限于当周),调课不作考勤记录。
②因公调课不扣分,如确认无法调课按因公缺课处理(见下)。如由系部安排其他教师代课,课时数计发给代课教师。
(2)缺课
①因私假缺课,每节扣1.0分,同时按学院考勤制度处理。
②因公假缺课,不扣分,但需在两周内补回(办理补课手续),如不补回,每节扣0.5分。如由系部安排其他教师代课,课时数计发给代课教师。
(3)上课迟到或早退者10分钟以内,每节扣2分,无故离开课堂(缺岗)10分钟以内者,每次扣4分,10分钟以上视为旷工。
(4)无故缺课者,作旷工处理,扣10分,同时按学院相关考核制度处理。
说明:实训、多媒体课、上机课课间无休息者可以提前10分钟下课,安排打扫上课场所卫生。
3、教学日志检查(由教务处核定)
(1)上课当日课前未填写教学日志者,每次扣0.5分。课前首次填写将当天下午及以后日志填写完毕者,扣8分。
(2)随机抽查,授课内容与教学日志内容不符者,每次扣1分。
4、教学资料收交检查(由系部核定)
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送交教学资料(如授课计划、试卷分析、记分册、个人资料、教学总结等)者,每推迟一天扣2分。
5、教学计划检查
(1)授课计划(含实训计划,下同)未按时间和要求上交者,扣5分。(由系部核定)
(2)教学日志与授课计划对比,差距一周以上者需书面说明原因,未能说明者扣5分。
6、教案检查
(1)随机抽查教案,未带教案上课者(进度落后于教学日志者、教案内容与上课内容不符者视为未带教案),每次扣7分。
(2)严格按教案编写规范执行,每缺一项扣1分。
7、作业量检查
每学期课程为周课时4节以上(含4节),该课程每学期完成作业量批改次数不低于10次,4节以下每学期完成作业量批改次数不低于8次,每月对教师作业量进行检查并记录,以学期为单位考核,每缺少一次,扣8分。
(注:1、含实训报告,每次实训报告记两次作业量,作业记次均要求教师全批全改2、含项目教学课外任务,作业记次由系部核定)
8、业务学习:不参加业务学习且未请假者,每次扣2分。
(二)教学业务考核:教学业务考核得分最高不超过30分。
1、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与建设:实行项目制,每个项目加分5分,最高不超过10分。建设的内涵要求见《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制度》
2、组织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:要求有计划、实施过程、活动总结。实行项目制,每个项目加分5分,最高不超过10分。具体要求见《第二课堂项目管理办法》。
3、 教材建设与论文发表:
(1)经分管校长同意的主编国家级教材每本加3分,副主编国家级教材每本加2分,参编国家级教材每本加1分。
(2)由学院认定的校本教材每本加5分。
(3)已发表教育教学论文:国家级正式刊物每篇加5分,省级核心刊物每篇加3分。
4、企业实践:教师到企业学习、带队指导学生等,每天加0.3分。具体要求见《教师企业实践制度》。
5、指导或参与竞赛(同一项目获不同等级奖项,不累计计算,以最高奖计分)
(1)指导学生
①技能竞赛
国家级竞赛获一等奖加20分,二等奖加15分,三等奖加10分,优秀奖加5分。
省级竞赛获一等奖加10分,二等奖加7分,三等奖加5分。
②其它竞赛
国家级竞赛获一等奖加15分,二等奖加10分,三等奖加5分,优秀奖加2分。
省级竞赛获一等奖加10分,二等奖加7分,三等奖加5分。
(2)教师竞赛
①技能竞赛
国家级竞赛获一等奖加15分,二等奖加10分,三等奖加5分,优秀奖加2分。
省级竞赛获一等奖加10分,二等奖加7分,三等奖加4分。
校内竞赛一等奖加5分,二等奖加3分,三等奖加2分。
②其它竞赛
国家级竞赛获一等奖加10分,二等奖加7分,三等奖加4分,优秀奖加1分。
省级竞赛获一等奖加5分,二等奖加3分,三等奖加2分。
校内竞赛一等奖加3分,二等奖加2分,三等奖加1分。
6、承担班主任工作
承担班主任工作并考核合格,加5分。
获校内优秀班主任,加6分;
7、服从系部临时的工作安排:各系部根据临时的工作安排酌情加分(需有认证材料,报教务会认定),最高不超过10分。
(三)学生满意度测评
学生满意度测评是基于以学生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思想建立的,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程度。
1、测评方式:所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填写《任课教师满意度调查表》,对本学期任课的每位教师进行多个项目的测评,每个项目分三个选项(满意、一般和不满意),每位教师的测评分数由此结果计算产生;
2、计算方法:以班级为单位统计对某位教师的满意、一般和不满意比率,班级科目测评结果计算公式为:
满意率×95%+一般率×80%+不满意率×50%
学生满意度测评结果为本次测评的所有班级所有课目的平均值。
3、学生满意度调查表附后。
学生满意度调查表
被测评教师: 科目: 班级:
序号 |
项 目 |
满意 |
一般 |
不满意 |
1 |
教师上课有无不良现象,如上课接听、拨打手机、迟到、早退、无故不上课等 |
|
|
|
2 |
教师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很耐心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|
|
|
|
3 |
教师对待学生无偏见,善待每位学生,处理问题公平、公正,不乱批评人。 |
|
|
|
4 |
教师有无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,有无讥讽、辱骂学生 |
|
|
|
5 |
教师和蔼可亲、对学生信任,乐于与学生交朋友,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|
|
|
|
6 |
教师不仅仅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,还常常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,培养我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|
|
|
|
7 |
老师上课重视课堂气氛,注重与学生交流,经常鼓励我们参与课堂讨论,课堂气氛活跃,对我们有吸引力 |
|
|
|
8 |
老师自身知识面扎实,上课条理性强,叙述的问题我们能够听懂,听他(她)的课不容易睡觉。 |
|
|
|
9 |
教师上课没有言行举止出格的地方,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|
|
|
|
10 |
老师上课对违反纪律、干扰课堂的同学,总是能及时管理 |
|
|
|
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—20学年第 学期教学考核汇总表
系部名称(盖章):
序号 |
教师姓名 |
一级指标 |
教学常规考核30% |
教学业务考核30% |
学生评价40% |
总分 |
||||||
二级指标 |
平均分 |
专业开发与课程建设 |
第二课堂 |
教材建设与论文发表 |
企业实践 |
指导参赛和教师参赛 |
班主任工作 |
系部加分 |
总评得分 |
|||
1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2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3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4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5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6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